清華火鍋的老總曾清華近來很忙。原因是有個美國的朋友一直想加盟他,做美國和加拿大的總代理兼經濟人,他一邊幫忙分析對方找的店鋪,一邊考慮原材料和管理人員如何輸送到美國。
曾清華這個朋友在美國定居多年,一次偶然看了一本在美國公開發(fā)行的雜志,上面刊登了中國部分富豪的創(chuàng)業(yè)史,其中有曾清華火鍋。在外鄉(xiāng)多年這位朋友發(fā)現很多旅居在外的中國人都很想吃正宗重慶火鍋,遂萌發(fā)了在國外做火鍋的想法,于是飛回重慶開始跟曾洽談要做大區(qū)代理。
目前,市內不少火鍋企業(yè)都希望搶占國際市場,小天鵝、秦媽、蘇大姐等品牌餐飲已出國開店。而其他餐飲企業(yè)也加快了出國開店的步伐,前不久,金唐國際連鎖公司與譚英雄火鍋簽定加盟協(xié)議,金唐一次性取得譚英雄火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的特許經營開發(fā)權,并在3個國家推廣重慶火鍋。
此外,譚英雄已花了十幾萬元在歐洲、美洲等國家申請注冊商標;奇火鍋也在整理廠房,并申報出口權;清華火鍋也在進一步完善火鍋的標準化。
而一場集體的海外擴張之路也正在醞釀之中,據市餐飲商會負責人透露,該商會正積極與國外商會洽談合作事宜,德莊、和之吉、奇火鍋、秦媽等知名餐飲企業(yè)將利用這一平臺向海外市場抱團擴張。
重慶火鍋協(xié)會副會長余勇稱,火鍋加盟下一步競爭在國外,因為國內市場已接近飽和,而國際市場的加盟才剛開始。經過前幾年中國火鍋業(yè)連鎖加盟的發(fā)展,火鍋已成為中國菜的代表之一,無論哪個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火鍋店。在海外上,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重慶火鍋的市場。
延伸產業(yè)鏈
隨著重慶餐飲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在外開店越來越多,很多餐飲老板開始自建養(yǎng)殖場、自建原料生產基地,種蘿卜、種辣椒,開食品加工廠、養(yǎng)鴨子、養(yǎng)兔子等。
阿興記董事長劉英透露,其在歌樂山有了200畝地,專門種植白蘿卜;在渝北建立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兔肉加工基地,年產5000噸,并引進價值2000多萬元的高溫生產線;下一步還要將太湖黑鴨引進到重慶高嘴鎮(zhèn)養(yǎng)殖。
餐飲老板們?yōu)楹我N白蘿卜?劉英稱,主要是為了保證招牌菜品質。阿興記有一道招牌菜叫阿興骨頭煲,3個店每天要賣出幾百份,幾乎是每桌必點菜,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每天需要幾噸蘿卜,由于市場上白蘿卜品質不穩(wěn)定,經常會影響菜品口感。而自己種植則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做到一年四季口味完全一樣,價格也不會忽高忽低。
據說,該餐飲企業(yè)還要將太湖黑鴨、水晶兔等菜品仿照這樣做,使重要招牌菜口味完全穩(wěn)定。
類似阿興記這樣自己發(fā)展原材料下游產業(yè)鏈的餐飲企業(yè)非常多,且規(guī)模越來越大。陶然居先后在重慶、貴州紅楓湖、廣西北海、四川青城山等地建立了8萬多畝的田螺和海鮮養(yǎng)殖基地,以及板鴨、臘肉加工生產基地,并通過物流配送中心及時將貨物運送各店,不僅保證了各店的規(guī)范和規(guī)模經營,還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綠色餐飲服務。
德莊在石柱建立辣椒基地已達10多萬畝,此外還引進一條泉水雞生產線,將南山泉水雞做成罐裝食品;還將德莊底料和其調味產品大規(guī)模進入超市,打造調味品王國。家福也在北碚建立家禽養(yǎng)殖基地,君之薇在歌樂山建立蔬菜種植基地,和之吉在渝北建立蔬菜種植基地……
餐飲老板們認為,誰在下一輪的“軍備競賽”中掌握了主要原材料,誰的話語權就更大。
借“風”擴張
小天鵝董事局主席廖長光日前稱,風險投資的輸血為小天鵝注入了活力,今年其開店數量在15家以上。
據了解,小天鵝目前已經有加盟店300多家,在風投注入2500萬美金后,直營店的數量將大規(guī)模增加。幾個月前,小天鵝就在省外到處找門面,目前有8個店已開始裝修,預計年前共開店15個,分布在北京、山東等地。
重慶餐飲的麻辣特色頻頻吸引了風投目光。最近,紅杉和海納資本又將約2500萬元的風險投資注入我市一快餐品牌鄉(xiāng)村基,這是繼小天鵝之后風投第二次相中我市餐飲行業(yè)。由于重慶餐飲搞得風生水起,國際資本在經過長時間考察后頻頻來重慶尋覓合作伙伴。
紅杉和海納稱,他們在中國只投資了2個餐飲項目,一個是火鍋領頭羊,一個是快餐的一哥,居然都是重慶的。鄉(xiāng)村基是他們在中國投資的第三個餐飲項目。
為何國際資本青睞重慶餐飲?海納的龔挺稱,重慶餐飲的麻辣口味有大眾性,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都不排斥辣椒。例如在上海的鄉(xiāng)村基,就是重慶的復制,有泡椒滑雞飯、牛肉面等,上海人盡管吃慣了微甜的口味,仍不排斥辣味。紅杉沈南鵬也稱,麻辣火鍋讓他感到震撼,幾天不吃就想吃,這種具有震撼力的食品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擴張都會很快。
其它行業(yè)想加盟餐飲
昨天的餐飲專題會場,是人數最多的會場之一,除了餐飲行業(yè)的人外,其它行業(yè)的參會代表也涌入想加盟,還跟餐飲老板現場互遞名片。
和之吉董事長王和聲稱,開會兩天接到20多個加盟電話,這些加盟電話大多是參會代表打的,對方想加盟做餐飲。公司的車來接了幾趟人去現場參觀店鋪。君之薇董事長吳任軍也稱,這幾天他天天吃火鍋,原因是陪這些準備加盟的加盟商,此次參會代表很多都喜歡吃火鍋,想在當地開家小火鍋店試試。
房地產現場推銷門面
餐飲企業(yè)成為開發(fā)商門面銷售的出擊重點,本地不少房地產銷售顧問見縫插針,推薦門面。
奇火鍋董事長余勇稱,昨天上午會開了半小時后,因出會場接個電話,剛一出門便被大公館附近一房地產售樓顧問攔住,向他推薦樓盤。中午會完,又被一另地產顧問塞進一樓盤門面介紹書。年年有魚等餐飲企業(yè)也遇到了同樣情況。記者李琦
部分餐飲企業(yè)
對風險投資說“不”
近半年來,我市餐飲小天鵝、鄉(xiāng)村基連續(xù)獲得風險投資上億元,另有一些品牌餐飲也相繼收到風投橄欖枝。而德莊集團董事長李德建稱,是否接受風投要慎重考慮,他曾多次對風投說“不”。
李德建稱,從2004年起,已有8家以上的風險投資機構相繼跟他接觸過。不過,他都沒有接受過。為何不要風投資金?李認為,風險投資機構在運作餐飲企業(yè)的普遍方式是,先相中一個相對有標準化能復制的餐飲企業(yè),然后借其品牌效應迅速開店擴張,風險投資出的錢主要是用來開店,而現在重慶火鍋已面臨一個瓶頸問題——由于成本太高,只有地理位置非常好的火鍋店能賺錢,很多火鍋店賺錢減少,光開店并不能產生效益,反而對品牌損傷非常大,因此不宜盲目擴張。
李指出,風投進入后盲目擴張的后果非常嚴重,不僅不能贏利還會讓加盟商感到沒有信心,品牌的危機也非常大。現在餐飲產業(yè)鏈中,下游產業(yè)鏈和食品加工部分利潤更大,這也是餐飲企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把基礎做好了,開店復制才能做好,因此應該花力氣多練內功。
秦媽等餐飲也表示,除了風險投資選擇餐飲企業(yè)外,餐飲企業(yè)也要選擇風險投資,原因是現在風險投資紛紛由高科技領域逐漸向生活領域轉向,排名在中國餐飲前100強的都有可能被風投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