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敏)“有女莫嫁放牛坪”,上世紀70年代,渝北區茨竹鎮最窮的放牛坪村娶不進外地媳婦兒。而如今,村民們種下的1.4萬畝梨樹,讓這個村的順口溜變成了“城市女娃嫁進來,當地女娃不外嫁?!弊蛉?,記者從渝北區林業局獲悉,昔日的放牛坪村因種梨樹已更名為梨園村,村民們前不久還樂呵呵辦起了首屆梨花節。
放牛坪有了新名字
在渝北區茨竹鎮放牛坪村,還在半山的位置,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梨樹。年近60的陳安奎祖祖輩輩都在梨園村,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便開始跟著上一輩人種梨樹?!袄鏄浞N了近30年,只有這幾年才找些錢?!崩详愓f,森林工程開始后,村里的400余戶村民們開始在鄉鎮干部帶領下,在遍地只長草放牛的荒山上,大面積開荒種梨樹,作為老資格的種梨人,陳奎安一家老小已有50畝梨樹地,“一年下來,至少能賺15萬?!?/P>
梨樹多了,村民富了,放牛坪村也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梨園村”。現在整個梨園村還成立了專門的沙梨合作社,除了種梨,合作社還開始打起梨的主意,用梨熬梨膏、釀梨酒。茨竹鎮的副鎮長張華笑著說,森林工程讓村民們靠林致富,每年每人增收600元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辦起首屆梨花節
梨園村的村民們上個月還首次辦起了梨花節,邀請外來的客人們到村里賞梨花,喝梨酒,“以前靠著荒山只能放牛,現在這些村民們都找到了靠山吃飯、致富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