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齡最高的有122歲
萬州是紅橘的原產地之一,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全區種有紅橘15萬畝,占全國紅橘面積的1/3,產量超過13萬噸,占全國的一半左右。農業部專家稱,萬州紅橘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紅橘基因庫。2009年12月,“萬縣紅橘”還獲得地理證明商標。
昨日,在該區太龍鎮太陽溪村八社,專家們發現了一株約122年樹齡的古紅橘樹。該樹是太龍鎮70歲的退休干部熊道金的祖父在1888年栽植,當年的小苗如今已有水桶粗細,直徑為43毫米,高6.9米,樹冠覆蓋的土地面積達84平方米。此樹現在的種植者、村民熊協云說,盡管今年是這棵樹的“小年”,但紅橘產量仍達250公斤,最高時產量達到了650公斤,而且味道比只有十幾年的“小樹”更甜。
而在紅橘資源普查中,萬州區果樹推廣站的專家們還陸續在太龍、黃柏鄉發現了成片的古紅橘樹。初步估計全區樹齡超過100年的古紅橘樹有4000多株。
打造紅橘景觀帶
“萬州紅橘是萬州移民的‘搖錢樹’,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果皮最鮮艷的柑橘?!比f州區果樹推廣站站長向太紅說。紅橘的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沿長江兩岸的太龍、黃柏等鎮鄉約39公里長的長江兩岸。入冬時,從游船上看兩岸,層林盡染,成為萬州一大特有景觀。
對此,萬州區農委副主任張國健表示,區農委將與市農委一起保護古紅橘樹資源,在進行資源普查基礎上對紅橘古樹進行掛牌保護,并由政府出資為古樹購買保險。與此同時,將沿江兩岸紅橘種植帶打造成“紅橘谷”,春季賣橘花香,冬季賣紅彤彤的果實和紅彤彤的景觀,為紅橘種植的移民增加新的收入來源,讓這種見證了三峽變遷的古橘樹長成更大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