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梅花香雪海 南山臘梅最可觀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每到寒冬臘月,重慶南山臘梅花競相開放,香飄十里,沁人心脾,成為山城最驚艷的風景線。為使廣大市民能觀梅、賞梅、詠梅、采梅,目睹梅花在寒冬之中一枝獨秀的風采,同時,盡情領略和享受梅花的韻味精神和藝術魅力,由南岸區旅游局、南岸區文廣新局、南山植物園、南山街道辦事處主辦,為期20天的重慶南山首屆臘梅文化節,即將從12月26日起在重慶南山隆重舉行。
花海香雪 溢滿勝景南山
近代大文豪郭沫若1960年在《重慶行》詩中寫道:“聞道寒梅放,南山最可觀”。重慶南山不愧為山城花冠。
梅花宜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每到冬來春初,疏花點點,清風遠溢,一枝獨秀而備受人們的喜愛。而重慶南山因地處高山,早晚溫差較大,土壤屬冷沙地酸性土壤,特別適宜梅花的生長。
據悉,重慶南山臘梅種植歷史悠久,每到這個季節國內外游客都競相到南山搶購精品臘梅。近幾年來,南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科學發展觀的推動下,打造和種植臘梅4000多畝,占據重慶主城臘梅的50%以上,精品臘梅就有米臘梅、素心臘梅、臘托梅、紅臘梅等近10個品種。南山梅花因為花期長、花色美而成為中國名花,它以花朵大、清香宜人而深受廣大海內外市民的喜愛,也是重慶南山經濟發展的強項之一,每年南山的臘梅盛開之際,為當地群眾提供收入高達1000萬元以上。
每到臘月寒冬、飛雪玉臨,才能感受梅花的傲骨芬芳;越是冬日暖陽,滿眼冬梅,更能增添無限冬日的溫情。徜徉十里南山,無論是成林簇擁,還是一枝獨放,人們都能感受勝景南山別樣的風景,花海香雪,讓人流連忘返。
精致亮相 梅花盛宴
據了解,本屆臘梅文化節是今年南岸區旅游經濟發展年的重頭戲之一,旨在游生態南山,賞精品臘梅。集聚人氣、營造歡樂,拉動南山旅游經濟,擴大南山知名度,進一步提升重慶南山在全國的重要旅游地位。
為豐富重慶南山首屆梅花文化節活動內容,滿足廣大市民上南山觀梅、賞梅、詠梅的需要。本屆節慶活動組委會,將在文化節期間,給廣大市民送上豐富精致的梅花盛宴……
據悉,將于12月26日上午10:00在重慶南山黃桷埡文化廣場隆重舉行重慶南山首屆臘梅文化節開幕式,組委會將舉辦精彩絕倫、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為文化節的開幕助興。同時,在文化節日期間,將舉辦“十里梅花香雪海”賞梅活動,市民可以游生態南山,賞精品臘梅,可以沿著南山旅游大道、鄉村小路,邊游邊賞梅花,目睹臘梅冰肌玉骨、獨步早春的風采。將推出市民到田間地頭,現摘現采梅花活動,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田間無尋處,體驗種花人的勞作樂趣和收獲喜悅。
游賞梅六大基地
嘗南山美味佳肴
為方便市民選購,本次活動還將舉行大型展銷服務活動。屆時, 組委會將在南岸區政府正揚廣場舉辦一次臘梅精品的展示和展銷活動,同時,南山第一莊至南山養生一條街,泉水雞一條街,雙龍村、南山植物園、石牛村、放牛村、大坪村、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沿途,都將由南山街道組織轄區內花卉種植戶推出自家的優質臘梅花供市民及游客選購。南山千家萬戶的種花人將一把把花色上品、造型優美、色裝精美、清淡微黃的梅花,供愛花人選擇,送給朋友、親人、愛人,讓其共同分享南山梅花的溫馨。人們在呼吸朵朵梅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的同時,還可以到南山農家樂看殺年豬、吃刨豬湯、品陸派老火鍋、吃泉水雞、吃臘梅花菜、喝桂花酒、品臘梅花茶等系列活動……
幽香梅花
沁染文化神韻
南山種植梅花歷史悠久,在南山植物園內有一座由上世紀雕塑的一座花神聳立在梅桂園內,它詮釋了南山種植梅花的歷史溯源。傳說南山原是一座荒山,因道路崎嶇成了豺狼虎豹的出沒地。有一天王母娘娘下凡巡游,降落到了南山,見四周一片荒蕪,未找到解渴的泉水就非常生氣,于是責令梅花仙子下凡調查。梅花仙子把主要原因是“因為龍王多年不給南山降雨”告訴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聽了十分不滿龍王的所作所為并告訴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說后立即責令龍王急調雨水速降甘露于南山,并責令王母娘娘讓南山變成花果山,于是王母娘娘急令梅花仙女下凡,帶去梅花種子,撒遍南山各個角落。
梅花,不畏嚴寒,獨步早春。它冒著凜冽的寒風,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開花;它趕在春風之前,向人們預告著春的訊息。毛澤東在《卜算子·詠梅》中亦詠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意志,歷來被人們當作崇高品格和高潔氣質的象征。
為推進區域文化大發展,組委會著力把梅花與梅花文化相結合,突出梅花的文化魅力,將舉辦與梅花相關的詩詞歌賦書畫及攝影作品賞析活動,開展梅花攝影競賽、詠梅書畫筆會展和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一些書畫名家將在南山梅花節期間揮毫潑墨,進行現場表演。
如果你和你的家人、朋友在賞梅游玩的同時,攝下了臘梅花開的勝景,留住了最精彩動人的一瞬。建議你可通過網絡(549469703@qq.com)發給主辦方,屆時將投票評出其中最優秀的作品,并有豐厚大獎等著喜愛臘梅的朋友們。
記者 劉曉熹 通訊員 潘云國
清雅臘梅 花卉中的奇珍異寶
飛雪迎春,正是臘梅傲雪怒放的時候,除作觀賞外,還是我國廣泛使用的藥材。記者從重慶中藥研究院的藥用植物專家處得到一手資料,臘梅即可用作觀賞也可藥用食用,全身都是寶。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把梅花作為新增藥物,載:“臘梅:辛,溫,無毒。解暑生津。”現代《中華本草》記載“臘梅花:味辛、甘、微苦性涼;有小毒,歸肺、胃經。解毒清熱,理氣開郁。主治暑熱煩渴,頭暈,胸悶脘痞,梅核氣,咽喉腫痛,百日咳,小兒麻疹,燙火傷”。
臘梅常用便方
久咳:臘梅花9克,泡開水代茶飲。
胃氣痛:臘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臘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內,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風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紅糖適量服用。
燙火傷:臘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處。
暑熱、心煩頭昏、頭痛:臘梅花、扁豆花、鮮荷葉各適量,水煎服。
急性結膜炎:臘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調入蜂蜜少許飲服。
市民臘梅文化節
出行指南
■12月26(星期六)在重慶南山黃桷埡文化廣場舉行南山臘梅節開幕式和展銷活動;
■12月29日(星期二)在重慶南山大金鷹舉行賞臘梅登山比賽,;
■12月30日(星期三)在重慶南山黃桷埡文化廣場舉行羸臘梅拔河競賽;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在南山植物園廣場開展觀臘梅迎新年文藝活動;同時在黃葛古道舉辦萬人賞臘梅登山活動
■2010年1月2日(星期六)在南山高山流水廣場的武陵山珍舉行臘梅文化節文藝演出,同天在南山植物園廣場開展南山賞梅書畫活動展,有書畫、攝影專家現場獻筆作畫和攝影;
■2010年1月8日(星期五)在重慶南山的黃桷埡文化廣場舉行賞臘梅競技太極拳表演展示;
■2010年1月12日(星期二)在重慶南山抗戰博物館廣場舉行賞臘梅迎新年文藝演出;
■2009年12月26日至2010年1月16日在南山石牛村、雙龍村、放牛村、大坪村、植物園組織了游十里南山,賞精品臘梅的活動;
■2010年1月15日在重慶市南岸區南坪會展中心,第九屆重慶中國西部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舉辦精品臘梅展銷活動。
■2009年12月26日—2010年1月16日期間的每周星期六,在南山植物園標本館內都有南山臘梅科普知識講座——臘梅藥用知識。
■記者手記
梅花以它的濃而不艷、冷而不淡的幽香,一直為世人所厚愛。那墻角數枝梅的清雅,是后人淡泊明志的明鑒;傲雪凌霜、浩然正氣的頑強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之魂一脈相承。
解讀南山文化,不難發現,南山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所沉淀積累下的文化底蘊,正與梅花這種精神品格的氣質相輝映。相信南山人民將發揮梅花傲霜迎雪、不懼寒冬的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努力地打造南山,使南山在歷史長河中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