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五一”改造完成的重慶文化宮將正式“開宮”,改造后的文化宮有五大特色區,建筑面積增加到5萬多平方米,綠化將達65%,服務功能和環境面貌將得到很大提升,成為大型綠色休閑公園。
紅星亭片區變身民俗文化長廊
改建后的紅星亭片區已經基本完工,這里以后將成為文化宮最大的休閑場所。十多座古香古色的亭臺樓宇相連,民俗文化長廊里還會定期開展民族、民俗文化活動,而原紅星亭也已經被重新整修。
萬余平米綜合樓可作培訓基地
原來規劃的綜合樓已經建成,整棟樓有11900多平方米,大樓作為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里面有現代化的多功能會議室、休息室、多功能教室,可以接待市內大型會議和各種培訓。在綜合樓前是一個漂亮的休閑景觀廣場,可供市民活動和休憩。
籃球場片區變身多功能文體活動中心
以前只是一快普通“壩壩”的籃球場片區,已被一座四層樓的多功能文體活動中心取代。據了解,以后這里一樓將是停車場,二樓是體育運動館,有健身健美房、臺球室、乒乓球室,三層是娛樂活動館,歌舞廳、演藝廳、餐廳,四樓是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里能找到各類所需書籍。樓頂是一個時尚的燈光籃球場,在多功能活動中心的屋頂還有一座人行天橋直通紅星亭片區,把兩個板塊串聯起來。
活動廣場擴容
原來影劇院前的活動廣場面積小,而且向下陷,一些大型的文藝活動無法舉辦。現在活動廣場凹進去的部分已經被填平,增加二分之一的面積,四周有環形的休息長廊。可舉辦大型集會、慶典、廣場演出活動,廣場周圍有茂密的植被。
新增理療保健房
現在的文化宮游泳池將變成網球場、羽毛球場和理療保健房,目前已經基本建成。市民在運動后,可以在這里享受理療保健。
背景資料
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是在鄧小平同志建議下創建的。1952年8月5日,文化宮開放,鄧小平親自題寫了宮名。文化宮影劇院還是當時我市三大標志性建筑之一(人民大禮堂、市體育館),至今已接待了上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