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江區,有1481戶居民住上了“小別墅”,形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嶄新村落。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今年初,區委、區政府結合土家民居特點與習慣,確定以統籌城鄉生態家園示范帶建設為重點,啟動小南海至阿蓬江沿線統籌城鄉發展生態家園示范帶建設,選擇了城東街道杉木居委、城西街道冊山居委、城南街道沙壩居委、馮家街道漁灘居委、濯水鎮濯水居委、三門居委、柏楊居委、阿蓬江鎮高磧居委、沙壩鄉十字村、舟白街道縣壩居委等8街道、鎮鄉10個村(居)作為“康居農房·生態家園”示范村(點)。
據介紹,黔江區把建設“五在五心”工程與貫徹落實國發3號文件精神、第二批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活動緊密結合,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相對集中、分片打造,以獎代補、滾動發展”的思路,以國道319沿線和阿蓬江兩岸為重點,突出土家族民居特色,每年實施1500—2000戶“康居農房”風貌改造,用3-5年的時間,把國道319沿線和阿蓬江流域兩岸打造成為百里“康居農房·生態家園”示范帶、武陵山區最美鄉村帶。
同時,在康居農房改造過程中,區政府出臺了“五在五心”工程建設競建機制和動態管理辦法,按“統一規劃、統一風貌、統一圖紙、統一補助標準、統一驗收標準”全面實施“康居農房”改造。目前,全區8個街道、鎮鄉10個示范村(居)共有1876戶農戶主動遞交了農房改造申請,已啟動建設1481戶,7月初兌現了第一批560戶“康居農房”改造補助資金和獎勵資金共計842.55萬元。
記者了解到,“康居農房”建設帶動了水、電、路、沼氣、院壩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目前已建設村道路30公里,硬化入戶聯網路5.2公里,硬化院壩2萬平方米,建沼氣池1073口,逐步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難題。已發展年出欄100頭的生豬養殖大戶287戶,新栽植蠶桑10000畝、獼猴桃2000畝、枇杷1060畝、花木園300畝、黃花110畝,改造嫁接柑橘840畝,完成綠化新造林2763畝,發展特色水產50畝。各示范點已基本成形,示范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楊元忠 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