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解放碑
50年代的解放碑
80年代的解放碑
直轄后的解放碑
從最初的碼頭吊腳樓小鎮,到九開八閉的渝州古城,再到如今高樓林立的摩登城市,無論朝代如何更替,世相如何變遷,渝中半島一直是重慶最熱鬧的地方,解放碑商圈更是積淀多年的商貿金融中心。
提及解放碑商圈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在解放碑從事了51年商業相關工作、現任解放碑商貿中心區企業協會秘書長的田昌華說,如今,仍有不少人把“到解放碑”說成“進城”,“沒到解放碑等于沒到過重慶”的說法也依然存在,部分商界人士甚至將進駐解放碑與“形象和實力”畫上等號。
解放前
商家銀行聚集小什字
田昌華回憶,解放前尤其是抗戰時期,重慶成為了抗戰大后方的商貿、金融中心,但那時, “由于工業不發達、交通不發達,那時渝中的商貿在下半城沿江地帶?!碧锊A說,下半城的商貿發展必然需要金融輔助,離下半城較近的小什字一帶自然成了金融機構的聚集地。
據史料記載,抗戰勝利時,已有約250家銀行等金融機構坐落在小什字——打銅街沿線,占當時國統區銀行總數的四分之一?!敖夥懦跗?,渝中區作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中國人民銀行西南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西南區公司就設立在小什字附近,渝中區一直都有‘銀行比米鋪多’的說法。”田昌華告訴記者。
解放后
金融中心向解放碑轉移
解放之后,渝中商貿、金融中心開始逐漸從下半城向解放碑轉移。田昌華回憶道:“隨著重慶工業的發展,五金、棉紗、織布等新興工業產品小批發逐漸在現在的新華路一帶聚集,江浙及本地資本也開始圍繞解放碑建起了街道和商鋪,商貿、金融中心開始向解放碑轉移?!?nbsp;
“那時,人氣最旺、最氣派的要數四層樓高的三八商店,也就是如今重百商場的前身。”田昌華說,那時重慶沒多少商場,要買好東西都要到市中區,然而,當時的解放碑,經濟形態主要是商貿,且大多為國營,除盡量發展小商小販以帶動經濟外,還沒有招商引資概念,“隨著商貿聚集地的改變,金融機構也自然逐漸向解放碑靠攏?!?nbsp;
直轄后
解放碑升格重慶客廳
直轄之初,市領導決心建設一批民心工程,修建解放碑步行街的設想誕生?!捌鸪?,方案備受爭議,一些部門認為,怎么可以把交通封了來修步行街?”1997年8月,解放碑步行街建設如期動工,工期4個月。
解放碑廣場建成開放那天,渝中區萬人空巷。時任渝中區區委書記的余遠牧到廣場參觀,一位市民告訴他:“感謝區委、政府,給我們修了個大客廳?!苯夥疟鳛橹貞c客廳一說,就此產生。
“步行街建成后,渝中大規模引進外來資本,使原來國有企業獨大的解放碑商貿市場得到新生?!碧锊A說,同時,解放碑的高樓也如雨后春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至今仍不落伍的大都會廣場,“太平洋百貨、家樂福超市等外資企業的入駐更為解放碑帶來了高檔次的品牌商品及先進的經營模式。”
五年后
“十字金街”新地標
隨著商貿、金融等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和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在我市金融產業的核心地位逐步形成,籌備已久的解放碑金融商務街項目將正式開街。
“以解放碑為中心,東起小什字,北臨滄白路、臨江路、民生路,西至金湯街,南到和平路、新華路等,構成‘十字金街’。”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為商務街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遠期的公益性、經營性用地功能置換等,還可為金融機構拓展用地20公頃左右。
該負責人說,商務街中,7棟180米至350米的高層建筑將成為標志建筑群。其中,較場口正在修建的西部最高“民生之冠”——428米的鼎好·世紀星城將是建筑群“頂點”。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渝中區市級及其以上金融機構已達88家,占全市90%以上。其中,全國和地區性總部15家,外資金融機構15家,且絕大多數集中在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內,是我市乃至西部地區金融機構數量最多、金融產品最齊、金融發展效益最好的區域。
“如今,渝中已將打造長江上游地區現代服務業核心區、長江上游地區總部經濟基地作為重中之重。”該負責人說,到2011年,引進外資預計將累計實現30億美元,入駐的世界500強企業將達100家,國際一線品牌超過50個,“加之配套、環境設施的建設,解放碑重要商務區,乃至渝中,將更富現代魅力,現代金融業發展將有更加強大的支撐?!?nbsp;
記者 陳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