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中學內,竟隱藏著紅巖英雄江姐母校和抗日名將于學忠的故居。經過1年時間整修后,位于渝北區回興中學校內的中華職業學校(渝校)舊址暨于學忠將軍故居昨日正式開館,江姐昔日的同學和于學忠將軍子女親手剪彩。
江姐20歲入讀會計班
整修后的紀念館屬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回興中學操場邊,為傳統土木結構一樓一底的四合院,占地1000平方米,有大小房間40間。按照修舊復舊原則,建筑依舊保持了當年風貌。
紀念館主要由“一址一家”和“一居一墓”兩部分組成,其中“一址”指中華職業學校舊址,“一家”指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黃炎培,“一居”指于學忠將軍舊居,“一墓”指于學忠將軍父親于文浮之墓。
“江姐(即江竹筠)曾經在這里學習過1年時間”,據介紹,中華職業學校由黃炎培于1918年在上海創建,抗戰期間遷至重慶,在回興鎮黃桷坪辦學5年。1940年,20歲的江姐在組織安排下,考入中華職業學校的會計訓練班,直到1941年離開。此外,紅巖英雄許曉軒、彭立人、胡友猷等人也先后就讀該校。
中華職業學校遷走后,1944年春,我國著名抗日將領、東北軍司令于學忠將軍舉家進駐該舊址,改名為“于家園”。在此居住7年后,于將軍及家人回到北京。
名將后代捐贈將軍遺物
去年,渝北區決定撥款百萬元,對破敗不堪的紀念館進行整修,并向全國發出文物征集令。
隨后,工作人員先后前往福建中華職業學校,并拜訪了中華職教總社干事、黃炎培之子黃大倫,于學忠之子于允光、于允科等人。93歲高齡的黃大倫老先生欣然提筆,為舊址題字,贈送文物資料;于允光、于允科全面回憶介紹了于學忠將軍的生平事跡、舊居原貌,并向紀念館捐贈了父親生前用過的茶壺、筆筒、委任狀等珍貴文物。
將成又一紅色旅游景點
“紀念館今后將免費開放,供市民瞻仰先烈事跡。”渝北區人士表示,該館將主要進行愛國主義、抗日救國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目前,館內開辟了“紅巖文化室”,回興中學2011級8班被命名為“紅巖班”。市文化局表示,將把舊址納入“紅巖聯線”,打造成又一個紅色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