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步行街三處特色商業帶五個功能區
從2平方公里到4平方公里
去年年底,觀音橋商圈I區功能定位及業態布局方案出臺,這個潛力巨大的地區漸漸加快了商業擴張的步伐。I區以觀音橋步行街為中心,沿建新東西路、南北路兩條軸線,北至紅黃路、紅石路,南起江北區委、區府,東接盛園大廈、龍湖北城天街、觀音橋農貿市場、江北區中醫院中路,西連華新分流路。轄區范圍及觀音橋街道、華新街街道,區域面積約2平方公里,輻射人口將遠遠超過現有20萬人,達150萬人以上。
這還只是觀音橋商圈的一部分。根據整體規劃,未來觀音橋商圈包括J區和I區兩大部份。其中J區的功能定位以娛樂休閑餐飲為主,范圍包括洋河美食特色街、海洋公園、體育公園。
I區為江北主城區核心商業中心和未來重慶北部中央商務區的一部份,將以大型百貨店為龍頭,以購物中心為核心,以專業店、專賣店、超市、便利店為骨干,以連鎖經營為基本組織模式。集中布置一批大、特、名、老精品店,從而形成一個現代化商業核心區域。
因此,未來觀音橋商圈的區域面積已不是2平方公里,而是4平方多公里,它不僅僅是一個狹義的專業市場,而是重慶市現代商貿的示范區。
按照確保商圈交通規劃方案15年不落后的原則,區域內已完成了全長2.1公里的單循環5車道環行道路建設工程。此外,還拆遷房屋建筑22萬平方米,拆遷2000多戶,就拆遷規模而言,“觀音橋商圈”在主城5大商圈建設中是最大的。
目前,觀音橋商圈先后已吸引了10余家開發商在觀音橋地區實施15個項目,吸引投資50多億元。同時,通過商圈建設也盤活了江田君悅等4棟價值4億多元的爛尾樓。
今年7月1日,作為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休閑景觀大道區、濕地生態系統、深潭疊瀑等生態景觀的嘉陵公園將重新建成開放。在今年底明年初,一個嶄新的“觀音橋商圈”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一三五”勾畫美好未來
方案指出I區將以“一三五”來調整布局,“一”即觀音橋步行街,“三”即三條特色商業帶,“五”即五個功能區。
觀音橋步行街,將建造成功能分區合理、步行系統完善、交通暢通、基礎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商貿購物街區,重點突出購物功能,成為北部商貿中心的核心地帶。
三條特色商業帶,即建新東西路、華新分流路、建新南北路一橫二縱商業帶,它將形成觀音橋商圈I區的商品流通特色網絡。其中,建新東西路將打造成特色專業街;華新分流路將大手筆構建景觀大道;建新南北路則是商業示范大道,實施名店工程與光彩工程,突出街道環境、沿街景致、夜景氣氛與高檔次商貿的配合效果。
五個特色功能區,即商業購物區、娛樂休閑區、商務酒店區、要素市場區和居民社區。其中,商業購物區北至世紀新都,東聯北城天街、中醫院支路、西接嘉陵公園,南到嘉化路、三鋼一支路。該購物區分為高中低結合的三個區域;以北城天街為中心的中高檔購物區;以世紀新都、現代廣場為中心的中檔購物區;渝北二村、嘉陵社區、野水溝一帶為中低檔購物區。
娛樂休閑區包括兩個片區,一是嘉陵公園和嘉陵廣場片區;二是華新分流路片區。
商務酒店區東起海關支路,西至外貿大廈、鷂子丘餐飲街,北臨紅旗河溝、紅黃路與紅石路,南接觀音橋步行街頭,建新北路把該區分為東西兩部分。該區域有小天鵝等一批高級商務酒店,且外貿公司眾多,其以酒店、金融為主,綜合支撐其充分發揮現代商務功能,特別是涉外商務功能。
要素市場區涵蓋區委區府所在地為中心的華新社區,包括目前農墾大廈的重慶市人才市場。該區以發展人才、勞務、房地產、產權等要素市場為主。
居住社區則包括華新社區、嘉陵社區、渝北二村等居民聚居區。
打開嘉陵公園
為步行街披上綠裝
觀音橋步行街由建新北路、洋河大道、龍湖北城天街、中醫院支路和建新東路等圍合而成。按江北區政府的說法,將把觀音橋商圈打造成為以商貿發展為主線、以步行街區為載體、以購物休閑為主題、以都市景觀為標志的重慶北部商貿中心。
觀音橋步行街將以觀音橋———建新北路為主線。從規劃圖看,現有的世紀新都、江田君悅、渝北商場、現代廣場、觀音橋農貿市場、龍湖·北城天街以及嘉陵公園、嘉陵廣場等均被納入商業步行街范圍。
觀音橋步行街也將成為綠地、休閑面積最大的步行街。圍墻中的嘉陵公園將被解放出來,成為開敞式的街心公園,嘉陵公園將從97畝擴大為110畝,成為未來江北步行街標志性的“綠核”,在步行街之間,還巧妙地穿插了近1萬平方米的休閑廣場。
而環道和空中走廊將在江北步行街內雙管齊下。環行道路由建新北路、洋河大道、龍湖·北城天街大道、中醫院支路和建新東路等圍合而成。而空中走廊將架設在陽光城、江田君悅、世紀新都、渝北大廈之間,聯接步行街區的主要商業設施,形成購物通道。
記者 石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