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城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江北鴻恩寺森林公園將于“五一”正式對市民開放。為達到“驚艷”效果,公園目前正在“閉關”打扮。園內到底有什么好看的?記者為您提前打探。
12處精品景觀是看點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鴻恩寺公園入口,只見寬闊的盤山公路蜿蜒而上,路兩側全是高大的銀杏。在大門左側,是已打造好的金桂廊景觀。走廊盡頭,一處由巖石堆砌的假山壁景正在建造中,山壁高約30米,大致分為三疊。屆時,這兒將呈現一個大型人工瀑布,瀑布水聲如雷、濺起的水花如雪花,在瀑布兩旁長滿桂花樹,故命名為“滾雪聽桂”。
公園將以感恩文化和桂花文化為主題,打造滾雪聽桂、喊天堡、鴻恩坊、翠涌云涯、金桂飄香、琴臺結緣、鴻雁留影、清風幽篁、桂子飄香、鴻恩思泉、詠桂詩廊、鴻頂云霞12處精品景觀。
桂花樹王直徑1米多
園內除綠色植被以及銀杏、香樟、紫薇等樹種外,最多的便是桂花樹。“再過幾月,將是滿園桂花香。”據鴻恩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園已栽種了57種桂花樹,配以桂花坊、桂花小苑等景觀,以展示桂花文化的內涵。據悉,目前我國以桂花為主題的公園還沒有,而鴻恩寺公園的桂花種植規模也排全國首位。
最有特色的要數園內最大的一株桂花樹了:這株直徑1.06米的桂花樹被稱為“月老桂”,游人可在此見證自己的愛情。目前,園內已植上萬株桂花樹和1.6萬棵喬木。
鴻恩閣超過“一棵樹”
沿著蜿蜒的公路,來到公園最高點,從這可盡收整個公園和渝中、沙區、渝北等6個區的景色,而觀景臺鴻恩閣正在修建中。鴻恩閣為仿古建筑,共7層。該處海拔高度468米左右,超過南山“一棵樹”,將成主城最高觀景臺。
園內另一處具傳奇色彩的便是“喊天堡”了,該地名源于民間傳說:當年,明朝建文帝從御臨河逃到此處,追兵將至,建文帝朝天呼喊感動上天,一群鴻雁從天而降將其接走,建文帝因此幸免于難。此外,園內的巴渝坊將打造美食一條街,市民逛累了可在此品嘗美食。
桂花是鴻恩寺公園的一大特色,中秋節時公園將舉辦特色桂花節。
江北再添5個社區公園
又訊 記者昨日從江北區獲悉,該區列入市級民心工程的5個重點社區公園將在下月完成。這5個社區公園分別是:石馬河街道玉石路茶葉市場社區公園、五里店街道御庭苑社區公園、鐵山坪街道港盛社區公園、觀音橋街道鯉魚池社區公園和華新街街道野水溝社區公園。
本報“五大重慶”采訪團記者 李珩
秀山10年添綠200萬畝
本報訊 作為油茶之鄉,秀山將建成30萬畝油茶基地。記者昨日從秀山縣林業局獲悉,該縣在森林工程中將實施一片林、一朵花、一杯茶、一桶油、一盤果“五個一工程”,10年后將為城市添綠200萬畝,讓縣森林覆蓋率達50%,農民林業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打造30萬畝油茶基地
“以前這都是荒山,現在變得綠油油的了。”在外地打了15年工的劉武軍去年回到秀山縣溶溪鎮老鴉村老家,承包下2000畝荒山種油茶,他指著已發芽的油茶告訴記者,這2000畝油茶盛產后每年能帶來10萬余元的收入。據了解,作為勞務輸出縣,從去年開始,卻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返鄉承包荒山或林地,投身森林工程建設。
“秀山歷來盛產油茶,曾是全國油茶基地縣。上世紀60年代到1986年,全縣油茶面積發展到11萬畝,最高產量達677.54萬斤”,秀山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在該縣森林工程將實施的“五個一”造林工程中,“一片林”即建成100萬畝生態林;“一朵花”即建成30萬畝金銀花基地;“一杯茶”即建成10萬畝茶葉基地;“一桶油”即10年建成30萬畝油茶基地;“一盤果”即建成30萬畝優質經果林基地。
森林覆蓋率將達50%
據了解,去年秀山已完成造林27.8萬畝,新發展金銀花5.6萬畝、茶葉1.5萬畝、油茶基地6000畝,建成水果基地15萬畝,年林業產值為農民增收500元。秀山今年還將實施7.23萬畝速豐林基地建設,其中新造1萬畝油茶基地。還將在城周山頭打造1500畝森林屏障,并打造10個綠色村莊等綠化工程。
預計到2012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3%,實現農民林業人均年收入500元以上。到2017年,該縣將投入共計10億元,建設100萬畝生態林和100萬畝經濟林,屆時全縣森林覆蓋率將達50%以上,實現農民林業人均年收入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