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用錢計劃是什么?
在市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市財政局所作《關于重慶市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表明:我市今年的財政支出有可能達到3800多億元。
市財政局稱,今年全市的收支預算草案為,在一般預算方面,收入擬安排1710億元,增長15%。加中央補助收入減上解中央支出以后,可供當年安排的財力為2413億元。支出相應安排2413億元。在基金預算方面,收入擬安排1420億元,支出相應安排1420億元。
今年我市的財政報告中確定一般預算收入目標為增長15%,這與去年46.2%的高增長相比,差距是否太大了?市財政局局長劉偉稱,基于對今年宏觀經濟形勢的預判,依據國內生產總值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以及上年財政收入中的一次性增收因素和今年一系列稅費減免因素,按15%確定收入是積極穩妥的,實際工作中,將會按增長20%去努力。
市財政局局長劉偉就財政報告答記者問
今年將壓縮會議節慶活動開支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定調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來貫徹落實?
劉偉: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有兩個著力點。
一是結構性減稅。一方面,我們將在財力所能承受的范圍內,落實好結構性減稅的各項政策。比如說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營業稅的起征點,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稅負等。同時,繼續落實好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和支持實體經濟的財稅扶持政策,打造更加優良的低稅費投資環境。
二是要把民生擺在更重要的位置。繼續加大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繼續支持“兩翼”農戶萬元增收。
在上述減收、增支的壓力下,今年財政支出的安排要繼續壓縮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性開支,壓縮因公出國出境、公車購置及運行、公務招待等“三公”經費,壓縮不必要的會議論壇和節慶活動。
今年這些地方花錢多
■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安排377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于繼續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和兩江新區、保稅港區、開發區、特色園區財稅扶持政策,打造低稅費投資環境;支持壯大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物流、會展、金融、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推動汽摩等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等。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安排682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加快高速公路、鐵路、輕軌和機場建設,打造西部交通樞紐;支持橋梁、換乘樞紐、公交場站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租房、巴渝新居、農民新村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
■發展教育文體事業:安排217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于確保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4%;獎補區縣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及貧困學生營養計劃;支持農村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鞏固校園安保機制;提高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等。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安排286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推動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標準,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等。
■支持加快區縣發展:安排590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區縣最低人均財力水平;大力扶持貧困區縣,推動脫貧摘帽等。
■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安排142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保障黨政機關、立法監督機構和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正常運轉、履行職責;支持政法機關裝備、信息化和消防安保、災害應急救援建設,增強社會應急管理能力;加大刑事案件偵破和反恐、維穩、處突等經費投入,提高治安管理水平等。
我市今年用錢計劃是什么?
在市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市財政局所作《關于重慶市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表明:我市今年的財政支出有可能達到3800多億元。
|
市財政局稱,今年全市的收支預算草案為,在一般預算方面,收入擬安排1710億元,增長15%。加中央補助收入減上解中央支出以后,可供當年安排的財力為2413億元。支出相應安排2413億元。在基金預算方面,收入擬安排1420億元,支出相應安排1420億元。
今年我市的財政報告中確定一般預算收入目標為增長15%,這與去年46.2%的高增長相比,差距是否太大了?市財政局局長劉偉稱,基于對今年宏觀經濟形勢的預判,依據國內生產總值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以及上年財政收入中的一次性增收因素和今年一系列稅費減免因素,按15%確定收入是積極穩妥的,實際工作中,將會按增長20%去努力。
市財政局局長劉偉就財政報告答記者問
今年將壓縮會議節慶活動開支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定調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來貫徹落實?
劉偉: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有兩個著力點。
一是結構性減稅。一方面,我們將在財力所能承受的范圍內,落實好結構性減稅的各項政策。比如說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營業稅的起征點,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稅負等。同時,繼續落實好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和支持實體經濟的財稅扶持政策,打造更加優良的低稅費投資環境。
二是要把民生擺在更重要的位置。繼續加大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繼續支持“兩翼”農戶萬元增收。
在上述減收、增支的壓力下,今年財政支出的安排要繼續壓縮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性開支,壓縮因公出國出境、公車購置及運行、公務招待等“三公”經費,壓縮不必要的會議論壇和節慶活動。
今年這些地方花錢多
■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安排377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于繼續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和兩江新區、保稅港區、開發區、特色園區財稅扶持政策,打造低稅費投資環境;支持壯大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物流、會展、金融、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推動汽摩等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等。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安排682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加快高速公路、鐵路、輕軌和機場建設,打造西部交通樞紐;支持橋梁、換乘樞紐、公交場站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租房、巴渝新居、農民新村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
■發展教育文體事業:安排217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于確保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4%;獎補區縣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及貧困學生營養計劃;支持農村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鞏固校園安保機制;提高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等。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安排286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推動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標準,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等。
■支持加快區縣發展:安排590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區縣最低人均財力水平;大力扶持貧困區縣,推動脫貧摘帽等。
■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安排142億元
解讀:將主要用在保障黨政機關、立法監督機構和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正常運轉、履行職責;支持政法機關裝備、信息化和消防安保、災害應急救援建設,增強社會應急管理能力;加大刑事案件偵破和反恐、維穩、處突等經費投入,提高治安管理水平等。
(責任編輯:蘇秀)